中央社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蕭茲與商界領袖代表團週五上午抵達北京,成為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爆發近3年來,首位造訪中國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
蕭茲抵達北京不久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習近平。蕭茲說,他正尋求兩國經濟合作「進一步發展」,同時承認雙方在某些領域存在不同觀點。
德國政府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隨團記者,蕭茲告訴習近平:「我們也想討論如何進一步發展在其他議題上的經濟合作,包括氣候變遷、糧食安全、負債國家等。」
政府消息人士還表示,蕭茲除了會晤習近平和即將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預料也可能提出有爭議的議題,例如台灣和人權,以及德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面臨的困難。
G7準備宣布中共為競爭對手
據法新社報導,德國外長安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週四(11月3日)在德國舉行的G7會議開幕式上說,七國集團國家將討論與中共的關係,並準備確定將其視為「競爭者」和「對手」。
德國外長稱,「日本作為七國集團的一員,經常強調我們認識到並看到中國近年來的變化是多麼重要,中國(中共)不僅是國際問題上的夥伴,也是競爭對手,更是對手。正是考慮到這一點,中國(中共)將被列入今天七國集團會議的議程。」
蕭茲稱訪中不會忽視爭議
蕭茲訪中引發國際、德國內部關切。為了消除外界對他堅持訪問北京的憂慮,蕭茲稱,不會忽視爭議,德中雙方目前離對等的目標「很遙遠」,尤其在市場准入、法律確定性和知識產權的保護等領域雙方都有很大的差差異。
為了消除外界疑慮,朔爾茨行前在《法蘭克福匯報》撰文稱,反對與中共脫鉤,同時也希望減少過於依賴的風險,將要求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市場准入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給與德國企業「對等」的待遇。「當我作為德國總理前往北京時,我也是作為一個歐洲人這樣做的。」
《華盛頓郵報》指出,蕭茲雖然也注意到中共風險的增加,但由於德國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斷增加,蕭茲似乎並不願意看到德國與中國這個最大的貿易夥伴的關係出現重大的變動。
德外交官:需擺脫對中高度依賴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德國政界反對蕭茲訪華的人士表示,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訪問中國尤為不利,德國需要一個對華新戰略,避免再次出現在對俄羅斯政策上所犯的錯誤。
不過,德國正在力爭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據德國《商報》報導,由德國外交部主導的對華戰略文件預計將於2023年春季正式出台。
該報引述德國外交部亞太司負責人席格孟特(Petra Sigmund)在一次活動上對德中巨大貿易額所發出的警告,「對一個市場高度依賴,絕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中國(中共)在利用這種依賴性,推動其政治議程。」
此外,最近《國際政治》雜誌委託民調機構Forsa進行調查德國公眾怎樣看待德中關係。調查問題是:即便經濟上受到負面影響,德國仍然應該更強硬對待中國(中共)?58%的人表示,即便經濟關係受到負面影響也應該更強硬,8%的人表示,對經濟關係不產生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