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超級大國無以為繼:世界的中國歷史》(Superpower
Interrupted: The Chinese History of the World )一書作者舒曼(Michael
Schuman)9月26日在「大西洋」(The
Atlantic)網站上發表文章,他從習近平的外交政策一直到經濟政策,詳細解釋了為何美國不用擔心習近平連任。
舒曼在文章中說,習近平已將中國從美國的潛在夥伴轉變為主要戰略對手,他似乎決心利用中國最近獲得的財富,來挑戰美國的經濟、科技優勢和軍事主導地位,甚至挑戰構成美國權力基礎的全球秩序。
許多人認為,習近平再連任五年的話,幾乎肯定會帶來大國競爭甚至對抗。但舒曼提出了另一個觀察,即習近平的施政沒辦法達到削弱美國影響力的目標,因其政策正在削弱中國的地位,「習近平在中國掌舵的時間越長,中國的競爭力可能就越弱」。
舒曼認為,人們迷失在對「中國崛起」的炒作中,忽視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經濟急劇放緩的事實;此外,習近平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疏遠了全球主要經濟體,並使中國的亞洲鄰國感到恐懼,由於習的統治,「中國的崛起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舒曼認為,習近平連任對美國來說未必是壞事。理由有二:一、北京在外交上四面樹敵,反而使美國與盟友更緊密聯繫。二、國家主導政策,遏制了企業發展。
北京戰狼外交 促西方國家團結
舒曼說,為了應對習近平的好戰,華盛頓的決策者不得不在每一方面與北京較量,包括外交、經濟、科技、軍事和意識形態,這就是美國總統拜登近日簽署《晶片與科學法》背後的考量。
舒曼認為,習近平過去幾年在全球的行動,反而讓美國有機會提高美國的全球影響力,親美聯盟可以說前所未有的強大;習近平的路線已說服世界民主國家,加強與美國和彼此間的聯繫,以應對中共的威脅。
皮尤研究中心對19個國家(多為主要民主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由於中共在國際上的戰狼外交,中共在全球的形象急劇惡化。
今年6月,美國在太平洋的四個主要夥伴——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的領導人,首次參加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峰會,討論中共威脅。再者,印度在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中更加活躍,這表明印度將該組織視為對抗北京的潛在堡壘。
習近平不信任自由市場
舒曼認為,習近平在中國實施的政策,實際上遏制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從而更難以和美國競爭。
舒曼解釋,中國數十年來經濟成長的關鍵在於國家停止干預經濟,並開放投資及貿易;但在某種程度上,習近平扭轉了這種做法,最明顯的標誌是對民間企業強加新的監管負擔;然而,政府干預經濟會削弱最具活力的產業,並將資本和人才轉移到沒有效率的計畫中,例如一系列國家主導的產業計畫。
舒曼認為,習近平的所有監管措施都是草率實施的,限制中國一些最重要公司的擴張。例如迫使科技企業裁員和遭到嚴重的財政損失,這使得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更難找到工作。今年7月,中國年輕人的失業率達19.9%的歷史新高,8月也有18.7%。
舒曼說,習近平實施監管的動機似乎部分出於意識形態,部分出於純粹的政治,他似乎擔心大企業,尤其是科技業,可能會積累足夠的影響力和財富,對共產黨的統治構成挑戰;另外,習近平更喜歡推動國家主導的事業,例如發展半導體,但卻出現大量貪腐;這導致中共投入巨資,卻沒有成功。
他說,習近平對自由市場改革的明顯不信任,也加劇了中國經濟最危險的弱點,即「破碎的成長模式」。
中國及世界的經濟學家早就警告,中國的經濟成長過於依賴投資,而投資往往是由債務驅動的,且過度將資源用於不必要的公寓、工廠和基礎設施。結果就是房地產業負債累累,出現危機;房地產業的不穩定也對國家銀行構成了風險。
與此同時,習近平抓住不放的「清零政策」,加劇了中國經濟的困境,使許多中國城市和工業區反復封鎖,扼殺了旅行、生產和商業。
基於上述原因,舒曼認為,「習近平在中國執政越久,中國的競爭力可能就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