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大真博士話中藥】常用中藥知母 治療疫病腦霧

毛知母藥材整體長條微彎,外觀呈現棕灰色。(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毛知母藥材整體長條微彎,外觀呈現棕灰色。(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文/陳大真博士
「根旁生子狀如蚳,蚳母相傳誤作知。火伏腎家猶易瀉,熱居肺部豈難醫。石膏安臥同為用,黃柏滋陰兩得宜。酒浸或將鹽水潤,引經上下可相隨。」清  趙瑾叔《本草詩》

此詩說明知母名字由來和臨床功效,也說明石膏、黃柏的中藥配伍可以增加其功效,而不同炮製方式也可產生不同藥性,對於了解知母有很大的幫助。

依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https://reurl.cc/EXl5QA)(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乾燥根莖。魏晉南北朝《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狀如蚳虻之狀,故謂之蚳母,訛為『知母』。」說明知母名稱由來。

毛知母與知母肉差異

知母是根莖類藥材,常在秋季採收,挖取根莖之後,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再去掉泥土後晒乾備用,稱「毛知母」;而趁新鮮時刮去外皮晒乾者,稱「知母肉」,兩者因為採收之後處理方式不同,外觀長相也不同。

知母藥材原條。(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知母藥材原條。(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常見的辨別方式為「毛知母」略呈壓扁條狀,長度3~10cm,藥材直徑0.7~2.5cm,全體通常呈現彎曲形狀,單條為主,頂端有殘留淡黃色花及葉的殘基,稱「金包頭」;毛知母藥材兩側向上密生許多黃棕色至棕色毛狀的葉基,毛合攏呈現溝狀。根下面略突起有皺紋及陷下的根痕,通常質地堅脆,易折斷,且斷面呈現黃白色為主。

知母塊,可見明顯點狀根痕。(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知母塊,可見明顯點狀根痕。(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知母肉」外皮大部分已被除去,表面呈現黃白色,可見扭曲縱溝和背面隆起,也可見殘留少數毛狀葉基或突起的點狀根痕。質地堅硬且易折斷,斷面呈現黃白色,水浸後有黏稠感,嘗之味甘而微苦,且帶黏性。

炮製方式影響療效

知母主要產於河北、河南、甘肅、陝西、內蒙古等地,以河北所產者品質較佳,臺灣因地理氣候環境許可有零星的栽種。因其藥材滿布鬚根似山羊根,又稱羊鬍子草,還有連母、貨母、地參、苦心、兒草、莐藩、水參、心草等別名,藥材以條肥大、質硬、斷面黃白色者為佳。

知母片,可見明顯扭曲溝紋,呈現黃白色。(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知母片,可見明顯扭曲溝紋,呈現黃白色。(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知母藥材味苦、甘,性寒,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功效,自古即作為消炎劑、解毒、鎮靜、利尿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對於血壓和血糖有一定調整效果,也常和黃柏配伍用於尿路感染症狀。

野生知母片,無薰硫。(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野生知母片,無薰硫。(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臨床上依不同療效有不同炮製方式,為了引藥下行,通常會使用鹽知母,將知母片洗淨後,用食鹽水拌勻,悶潤至鹽水被吸盡之後,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黃色時取出,放涼後備用。如為引藥上行,可用黃酒加知母一起炮製,作成酒知母。

知母壓扁加工片,無薰硫。(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知母壓扁加工片,無薰硫。(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易與土知母混淆

在坊間選購知母時,可能會不小心與名為「土知母」的藥材,因名稱相近而互相混淆。藥材名稱中如果有「土」或是「本」等字樣,通常為當地習慣用品,而非國家藥典所記載品項。

知母壓扁加工片,薰硫。(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知母壓扁加工片,薰硫。(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土知母」的藥材來源甚多,常見的有鳶尾科植物的鳶尾乾燥根莖,在顯微鏡下可見草酸鈣大型柱狀晶結構,且成分在理化鑑定無皂苷反應。另外,鳶尾科植物蝴蝶花的乾燥根莖等,也被當成是土知母使用,選購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鹽製知母片。(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鹽製知母片。(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知母片表面可見明顯纖維,嘗之味微甜略苦,嚼之通常帶有黏性,可作為其藥材特徵的辨識。為了用藥安全,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明文規定,知母藥材中的重金屬含量要符合標準,也規定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