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08新課綱上路,臺灣中學教育開始注重閱讀理解、詮釋、整合、推論等素養能力,但隨著時代數位化,除了紙本的閱讀,學生更多了電子書,甚至是有聲書、影片說書的選擇。學者認為,多媒體在教學現場是有用的,但這是一種策略性的運用,藉由不斷切換教學方式來保持學生的專注度,「但紙本閱讀卻無法被取代」。
日前一名高中教師在社群媒體表示,臺灣學生的寫作能力正以「雪崩的速度」在崩壞,引發許多教師共鳴,更表示「連家長們的閱讀能力也下降很多」。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劉建志對《大紀元時報》表示,現今學生的閱讀跟寫作能力與以往學生的程度確實有落差。
劉建志表示,數位科技越來越發達,學生閱讀紙本書的機會變少,反而是習慣看臉書(Facebook)、Instagram的短文,其問題在於文章不長、段落很小,且沒有標點符號。當媒介從紙本變成數位時,的確會造成學生無法寫長文、文章口語化且句子很長的現象。
劉建志引述科技作家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G. Carr)的話,他說,「媒介有其重要性。一本書占據了我們的注意力,將我們孤立於日常生活的種種紛擾之外;但是一臺連上網路的電腦則相反。」當閱讀從紙本書變成網路文字時,就進入到破碎式閱讀的時代,造成我們在組織或寫作時也會是破碎的。
國外一位腦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也有類似觀察,劉建志指出,列維廷在《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這本書中提到,「跟看不見的東西相較,使用老式有形的東西追蹤重要事情的後續發展,在內心深處的感受是不同的。」許多高科技產業的中、高階主管幾乎都使用筆記本而非平板,是因為這種比較老派,相對之下,用有形的東西去追蹤事情、開會等能讓記憶更加牢固。
速食學習難以深刻積累知識
劉建志說,「我們要去思考多媒體材料與紙本閱讀的差異性在哪裡」,除了媒介外,還有主動閱讀與被動閱讀的差異性。閱讀紙本書用觸覺來筆記、翻頁,可以自行決定閱讀速度與節奏,反覆閱讀很方便,而影片說書、有聲書則是相對被動,節奏、速度都是被灌輸、被決定的。
劉建志也提到快與慢、速食與積累的差別。現在的學生很喜歡看抖音、YouTube等短影音,因為只有幾秒鐘、幾分鐘,甚至現在有許多課程都會強調幾週、幾月就可以提升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等,但他認為,「做學問花多少功夫,得到的回饋就會有多少」,而非可以在幾週、幾個月就能速成。
數位時代找資料非常便利,由於有太多影音、資料等,因此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劉建志指出,如果你親自去圖書館,站在書架前、一本一本去尋找需要的資料,而圖書館的資料書籍排列有其關聯性,在這過程中就可以建構一個更龐大的知識庫;但若是用網路搜尋,可能只會將關鍵字輸入,而得到相對侷限的資料。
劉建志認為,有聲書與影片書也是一種閱讀,「但這種閱讀無法取代紙本書,紙本書與電子媒介應該相輔相成,要善用數位資訊的便利性。但如果要深化、深刻累積知識的話,就要藉由紙本閱讀來深刻累積。」
教部推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教育部國教署自105學年度起推動「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簡稱MSSR)計畫,該計畫是以興趣為本所推動的閱讀模式,強調老師與家長成為閱讀的楷模,帶領學生進行大量閱讀。
國教署每學年向全國公立國中、小徵求計畫合作學校,至今有717校次、逾1萬6千班次、38萬餘位學生人次參與,新北市及花蓮縣有最多學校參與。
教育部舉例,宜蘭縣三民國小推動MSSR邁入第五年,除全校每週一、三、四由校長、教師入班與學生共同進行晨讀外,近年更推動家庭身教式閱讀,舉辦假日親子圖書館活動,並結合每年4月閱讀月及寒暑假,讓身教式閱讀教育從學校深入家庭。
閱讀素養能力不只改變了國文科的學習方式,也影響到數學、自然等理科的表現,因為能看懂題目已成為重要關鍵。劉建志認為,學生的寫作、閱讀能力的確逐年下滑,但國文教育就是要找對通路、跟學生一起尋覓通道,當學生產生同感共鳴時,就不會覺得國文離自己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