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麥塔納受到浪漫主義音樂嘗試新曲式及和聲的影響,成為最早一位在古典音樂中,融入民謠曲調與節奏的作曲家。他在捷克波希米亞地區學習民族音樂長大。後來他將這些曲調和節奏整合,塑造出一種新式風格:捷克古典音樂。
歌劇《交易新娘》講述希望與真愛,是關於瑪蓮卡(Marenka)和耶尼克(Jenik)的愛情故事。瑪蓮卡的父母希望她嫁給一個她不認識的男人。雖然歷經重重阻礙,好在有情人終成眷屬。整部歌劇充滿能量與歡樂,感染力十足,特別是第三幕。
「喜劇演員之舞」
第三幕的器樂演奏稱作《喜劇演員之舞》,可說是這部以「喜劇」收場的輕歌劇(註)中最著名的曲目。
故事從馬戲團到村莊巡演開始。馬戲班子穿梭各地宣傳並介紹表演者,吸引觀眾到場觀賞。節目內容包括特技表演、小丑、舞娘愛絲梅拉達(Esmeralda),甚至還有會跳舞的熊。
一聽到音樂,觀眾會不由自主的被那「活潑的」(vivace)節奏(明快生動的節拍)帶動,好像故事裡的村民般受到馬戲團熱情的演出所吸引。這節管弦樂的演奏與其他器樂的演奏非常不同,從快板的弦樂演奏到響亮的打擊樂和小號獨奏都有。
每位表演者都有屬於自己獨特旋律的段落,創造出充滿活力的主軸。例如,馬戲團明星舞者愛絲梅拉達登場時,出現快板弦樂和響亮的打擊樂聲。隨著樂曲發展,興奮情緒逐漸高漲,越來越多的樂器加入,最終創造「全體齊奏」(tutti)效果。這裡的管弦樂大合奏,象徵馬戲團表演的盛大落幕。
《喜劇演員之舞》的確是一齣動聽、愉快且通俗的歌劇作品。獨特的樂曲結構是史麥塔納的特色,與捷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
新式音樂風格
史麥塔納將捷克元素注入整個管弦樂中,戲劇性的節奏襯托出歡快的旋律。當時,沒有一位作曲家像他這樣採用傳統民族音樂元素。
這節管弦樂採用二四拍切分節奏,營造一種快節奏的民族舞曲風格(skocna),充分掌握傳統捷克音樂和文化的精神。舞蹈節奏從頭到尾都是重點,尤其是波爾卡舞曲(polka)和火烈舞曲(furiant)。火烈舞曲是一種波希米亞舞,動作輕快又活潑的在二四拍和三四拍間交替。
史麥塔納是公認的捷克音樂之父,在捷克共和國獨立之時,他恰好創造出一種新式民族音樂風格。史麥塔納的音樂也影響了其他捷克作曲家,例如,安東寧‧德弗札克(Antonin Dvorak)。
捷克元素遍布整部歌劇,包括傳統的捷克服飾、典型的波希米亞鄉村背景,甚至連劇本都以捷克語寫成。實際上,當時大多數歌劇都是用德語演出。
史麥塔納明白,音樂可以振奮人心與傳遞美好希望。《喜劇演員之舞》是史麥塔納傑出的傳世經典,它不但改變了古典音樂世界,並於現今持續鼓舞人心。
【註】:輕歌劇出現於十九世紀,也稱「配樂喜歌劇」,是娛樂性較強的一種歌劇。其結構短小,風格輕鬆活潑,情節多取自於現實生活,偏重諷刺揭露。採用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和說白等形式,並結合當時的流行歌曲,通俗易懂。
請聆聽神韻交響樂團(Shen Yun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的《喜劇演員之舞》:ept.ms/DanceOfTheComedians-SY
(原文:The Power of Music: ‘Dance of the Comedians,’ Smetana’s Uplifting Legac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位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