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在7日公佈報告,12月貿易逆差擴大,進口反彈、商品出口降至10個月低點,將2022年貿易逆差推至歷史新高,達9481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12月貿易逆差經通膨調整後,實際商品貿易逆差從11月的961億美元,擴大到986億美元。以全年數據來看,貿易逆差從2021年的8450億美元,在2022年來到9481億美元,刷新紀錄。
報導說,美國全年出口增加4531億美元,達3兆美元;進口則暴增5561億美元,至4兆美元。
美元急升,讓美國製造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而全球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也在侵蝕國外需求,影響到美國的出口。富國銀行(Wells Fargo)經濟學家希里(Shannon Seery)表示,海外對美國出口的需求正在降低。
報導說,2022年貿易逆差創下新高,預計1月貿易逆差將再次增加。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進口是GDP成長的減項,美國貿易逆差創新高的一項含義是,美國GDP成長面臨的壓力擴大。
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吳大任說,美國自2021年經濟解封後,消費力道始終保持強勁,在需求不減之下,於去年面臨嚴重的通膨,進口商品成本增加導致整體金額大增,因而推升貿易逆差。
他說,美國去年歷經通膨、升息,但家庭消費卻沒有跟著下降,需求還是不減,但可以看見家庭儲蓄率有降低的趨勢,由2020年的30%,滑到現在的3%,這代表很多家庭已入不敷出,今年消費力就會出現顯著的減少,屆時美國的進口金額可能會下滑。
吳大任說,造成去年通膨的因素很複雜,最主要是中國的影響,因為嚴格封控讓零組件的運輸受阻,最終推升成本面,這是除了烏俄戰爭外,推升物價的另一大因素,最終導致美國進口物價攀高。
至於晶片在美生產與供應鏈調整是否是推升美國貿易逆差的因素,吳大任說,在美生產的晶片目前還在投資階段,產能預計2~3年後開出,屆時才會對進出口帶來衝擊;供應鏈調整則是長期趨勢,並非是影響進口物價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