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內賊洩特斯拉充電樁機密給中國 台達電、飛宏損百億商機

台達電子臺北內湖總部。(Hendrywu/維基百科)
台達電子臺北內湖總部。(Hendrywu/維基百科)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臺灣科技大廠台達電一名高階主管,竊取了包括台達電的特斯拉充電樁技術,以及臺灣電源供應器大廠飛宏科技的充電系統等機密,「帶槍投靠」中國廠商,初估讓兩家公司損失超過百億元。

綜合媒體報導,經檢調調查,台達電一名前高階主管離職後,轉往電源供應器大廠飛宏科技任職,最後帶著台達電與飛宏的264筆機密資料,跳槽至中國科技公司通力。外洩的資料,疑似有來自台達電的「特斯拉壁掛式交流充電樁」專案資料,以及飛宏科技的特斯拉充電樁相關機密文件。

檢調調查,該主管在台達電竊取「特斯拉壁掛式交流充電樁」專案時,把線路設計的資料機密檔案,上傳到谷歌(Google)雲端硬碟;他甚至將公司的三萬多筆營業祕密檔案,分批下載至公司配發的公務筆電,再帶回家中慢慢傳進個人電腦。

共犯遭資安人員鎖定 事件才曝光

另外,檢調發現,該名高階主管跳槽到中國公司後,還涉嫌教唆任職飛宏的前同事,竊取價值逾34億元的營業祕密,並遭飛宏的資安人員鎖定,最終讓事件曝光。

檢調認為,這些遭竊取的機密,可協助中國業者縮短研發電動車充電樁的時程,對台達電與飛宏在充電樁市場的競爭優勢影響甚鉅,造成商業損失。檢方日前已經起訴該名高管。

報導說,由於該名高管從台達電離職後,並沒有馬上使用台達電的相關機密,才讓台達電事前毫不知情。

台達電、飛宏均表示 對營運影響有限

對此,台達電指出,由於此案營業祕密為舊世代產品資料,對於營運尚無重大影響,且因本案目前仍在司法程序中,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不方便評論。

他們說,這名離職員工是在2014年至2018年間,任職於台達電動車充電產品單位,經調查局與桃園地檢署調查,揭發該員任職於台達電期間有不法竊密行為,為保護公司智慧財產權與維護股東權益,已協助檢方調查,提供相關證據,積極配合偵辦。

飛宏則表示,2021年時,因為內部營業機密疑似遭員工竊取,在公司資安管理防護機制下發現異常,主動報請檢調單位偵辦。

飛宏表示,由於公司在資料外流之前就主動報案,所以沒有影響財務與業務。但因為全案已走入司法程序,基於尊重司法,無法置評。

中共竊密手段 對中國長遠發展不利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竊取商業機密與挖角人才等狀況,始終是企業面臨的難題。考量到該員工在台達電有很好的職階,是否因為臺灣的低薪狀況才導致竊密案發生,可能還無法下定論。

不過,該事件確實牽涉中共對臺經濟滲透層面,林宗弘說,中共是相當系統性的鎖定晶片、光電等臺灣有優勢的產業,透過中國企業進行滲透、併購,或竊取營業機密,這確實是值得重視的議題。

他說,美國現在對中方的科技圍堵相當明確,因此中共想達成科技與國防自主,並透過各種手段,對外竊取所需的科技,這確實違反目前全球的科技創新規範。

不過,林宗弘說,以晶片產業而言,目前包括:晶圓製造、曝光機,以及晶片的化學材料等,都是在不同國家生產,北京想透過竊密等方式自給自足,長遠而言不利於中國自身科技發展。中共雖竊取營業祕密,但卻缺少自身科技成長能力,產業發展存在很大缺陷,難以在科技實力上稱霸全世界。

但對於臺灣而言,確實會帶來危害,他說,中共不見得因此得利,但臺灣要是失去專利、營業祕密,很可能等於失去產業鏈上的優勢,所以臺灣要更積極的防堵營業祕密外流、遭竊取。

學者:需參考國外 提出更好政策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則說,台達電有相當厚實的技術水準,卻發生人才被中共挖角、機密外流,確實也讓人擔心,類似事件若一再出現,對國家、產業或公司,都會帶來沉重打擊。

他認為,這突顯企業內部控管力道不夠,以及法治面的問題,需要政府跟業界參照國外做法,提出更好的政策,特別是協助業界提升資安韌性。不要像臺灣部分農產品一樣,努力了幾十年,卻在一瞬間被對岸拿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