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出自清朝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清朝時,淄川縣城(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北村中,有口井乾了,甲乙倆個村民就下到井中淘井,意外出土了幾件古物,其中兩個是古瓷瓶。
這兩個古瓷瓶最後分別為袁宣四孝廉和張秀才所得。「孝廉」是明、清時對舉人的雅稱。袁宣四孝廉得到的古瓶,可以預報天氣。瓷瓶上平時常常會出現像露水一樣,米粒大小的水珠,當天要下雨之前,水珠就漸漸變大,隨即天就下雨了;當水珠漸漸消退,就說明雨天要過去了,天要變得晴朗了。如果說這種現象還能用空氣溼度來解釋的話,那麼張秀才得到的那個古瓶就更神奇了。
張秀才得到的這個瓶子能顯示黃曆日期。初一時瓶上就起一個黑點,黑點大小如豆,然後黑點面積與日俱增,到了十五月圓時,瓶身整個變黑;過了十五之後,瓶身黑色面積又逐漸減少,到了月底最後一日,黑點完全消失,恢復為原來的樣子。
因為埋在地下太久了,瓶口處黏了個小石子,不管如何刷、剔也弄不下來,張秀才便用工具敲打,結果石子敲下來了,瓶口也破了一小塊,真是遺憾啊!張秀才將花採來養在瓶中,竟能落花結果實,和在樹上落花結果實沒有區別。資料來源: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十二‧古瓶》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