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國人對於文化、文化教育的看法」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五成的國人自認不了解原生族群文化,八成五的國人認為落實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不是閱讀學習,而是行動參與。學者建議,除加強母語和文化課程,應更重視生活實踐。
在這項涵蓋臺灣各族群、新住民的調查中,臺師大說明,絕大多數受訪民眾認同原生族群文化,並且表示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比了解其他國家或地區文化更為重要,但是對於了解或認識其他族群文化也呈現高度的意願。其中,閩南人對自己所屬原生族群文化的了解程度,明顯高於客家人和原住民族。
計畫主持人、國文學系教授鍾宗憲分析,客語的流失較為明顯,也伴隨著文化的流失,在現代化社會,生活、同儕使用客語的場合明顯比閩南語少,許多客家的年輕世代甚至連聽都聽不懂,這樣的現象值得各界正視。
關於文化教育的落實,調查指出,過半數的受訪民眾認為家庭教育最為重要,超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此一觀點也反映在語文教育,有七成二左右的民眾同意「國語文、本土語文的能力弱化會造成傳統文化的流失」。
至於生活中最容易接觸文化的場合,以「宗教祭祀」與「藝文展演」較高,其次包含「網路社群」、「節日禮俗」、「影視閱聽」、「旅遊休閒」、「人際往來」與「日常飲食」等場合的占比也高於兩成。而文化教育的價值,以「培育品德涵養」的比例約四成四最高,其次依序為「維護傳統習俗」、「提升生活品質」、「追求創新發展」,而「探究生命意義」、「符合世界潮流」的比例較低。
經過4年多的討論,研究團隊認為「節俗」是最接近生活且最能展現生活總體的文化單元,內含思想文化與物質文化,因此鍾宗憲建議,中小學應以「節俗」作為教材,因節俗是最具綜合性的環境,涵蓋禮俗、飲食、人際往來等方面,且是生活中最容易接觸文化的場合。
鍾宗憲也建議小學階段教材可增加俚語、諺語、熟語、成語等項目,學習多元語言,並向上延伸到各領域課程;甚至可以通過簡易的傳統文獻閱讀,方便順利銜接國中、高中的文言文原典教育。
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文化觀念的衝突和價值觀的多元化,而大量的資訊以及文化衝突也帶來了困惑和矛盾,針對此次電訪調查,研究團隊認為,取材自生活,進而引領學生認識生活,認識在地文化與傳統文化,才是規劃、落實文化教育的基礎。此外,無論家庭或學校教育,都應該重視生活實踐,不要讓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用脫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