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父母是不會一股腦的倒出許多期望,畢竟短短幾天的旅行,能夠完成的也有限。
父母的需求也並非要全數接納,舉例來說,想在春天3月看到雪,除非飛去北海道或是高緯度的城市才可能實現;想要在東京看到一望無際的海岸,或許能安排橫濱,但是橫濱沒有一望無際的海岸啊!若單純只是想看海,去台場倒也是個選擇,只是與父母的想像有所落差。
父母畢竟是按照既有的想像,加上媒體的資訊,來知道日本有什麼,對於地理位置與季節氣溫變化大多不了解。達成他們的期盼當中,也要因地考量,婉轉的告知,別一下子澆熄父母的熱情,難得他們願意如此熱衷討論著,可以提出:下次我們再安排去別的城市看看,彼此有共識,再把討論的結果,納入這次主題行程的大綱。
最慘的大概是給你一句:「我都可以,你決定就好啦!」這才是更煩惱的地方,這時再多問問父母,有沒有想看的景點?想買什麼?想吃什麼?換個角度來推敲父母的需求。
【媽媽愛疑問】
Q:出國去日本哪個城市都可以,只要你帶我們一起去都沒問題,你規劃我們跟。不過我們不愛採購行程,我們更想去看看日本的自然景點。
A:我知道您們不愛逛街,所以我們去日本岡山如何?我連續3年都去吃當季的水蜜桃與麝香葡萄,當季的水果香甜可口,而且岡山地區很適合簡單走走,倉敷美觀地區的老街搭配自然環境,完全能符合您倆的需求喔!
設計主題式行程
決定了旅行天數、城市地點,接著就是做功課的開端,我平常在網路上看到喜歡的旅遊資訊,都會記錄起來作為下次旅遊的參考資料,從中挑選符合這次旅遊的景點活動。
以「飯店」為中心,當作蛋黃區開始安排,先把飯店周邊的生活機能摸熟後,擴大蛋白區鄰近區域,接下來再以蒐集景點為主,這樣依順序來整理較有脈絡。
初期以蒐集為概念,依行程安排把蒐集到的資訊去蕪存菁,保留下主行程,被屏除在外的資料可做為備案使用。如此一來做功課的頭緒就有著落,甚至可使用Google Map先行勘查地景、計算路程,更能把行程規劃的精準些。
網路日新月異的快速串流,讓旅遊資訊不斷更新,從大型日本旅遊網站的文章中,獲得許多旅遊資訊做為參考,自由行的景點資訊非常容易取得,讓我覺得旅遊天數根本不夠,這裡想去,那裡也不錯,整理資料時還想把既有天數延後幾天呢!
為何要用主題式來安排行程呢?我的出發點會訂定一個旅遊主軸,以這個主題來安排接下來的景點活動,會更加明確且容易,也能讓父母知道這趟旅行的特色性質,在跟人家說兒子要帶他們去哪裡,也很容易分享,不用講太多複雜的景點名稱,就能夠一點就通。
以日本季節、景點性質、城市特點作為旅遊主題,但行程中其實只要有50~60%的內容與主軸相關即可;當然,我的孝親自由行不只有主題式行程這麼簡單,旅遊總是要添加不同元素,讓父母有著特別的記憶點,選擇父母最想去的景點或能品嘗到的當地食材,希望他們迫不及待出國日子的到來。
行程要排好排滿嗎?
過去的自由行安排,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排好排滿排到夜晚還要出去玩,讓一整天充滿吃喝玩樂的景點與購物,這樣確實可以讓每天過得非常充實,充實到回到臺灣力盡筋疲。
畢竟出國旅遊初期哪裡都想去,每個地方都想走一遭,初期的我,根本就是以城市運動會來實行,每天步行數18,000至25,000,完全就是出國運動還樂此不疲,累到開心也不厭倦。
至於孝親自由行的行程,也要像以前這樣從早到晚都有節目嗎?實際上孝親自由行不需要像跟團一樣緊湊充實,應該輕鬆簡單些,這樣就不會為了趕行程而慌張,更不會害父母氣喘吁吁,回去念死自己。一切請放慢腳步,沒有所謂時間與景點的平衡,放慢旅遊的步伐,從中調整出屬於孝親自由行的路線。
每天的行程可以選擇短程或遠程的規劃,在大都會地區較容易規劃出短程的行程,使用一日券暢遊市區各處景點非常便利,以商圈為主可以悠閒漫遊區域內的景點及商場,其他時間做為額外安排,或找間氣氛不錯的店家坐坐,互相閒聊與父母話家常;至於遠程規劃就是一日遊概念,選擇遠離城市周邊的近郊,安排地區區間的景點,交通大多需要搭乘長時間的電車或巴士。
不過在規劃一日遊時,也不用一大早就拉車前往,給父母充足的睡眠再出發就好,由於一日遊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安排各處景點建議不需太緊湊。
路走多了彼此都應該要有休息的時刻,日本大部分公共場所會設置座椅,有時走累了可以找個座椅納涼、到店家喝飲料。當身體疲倦了就調整行程的步調,像是早上的行程可以晚點出門,或是讓父母回飯店睡午覺,要有隨機應變的備案,畢竟計畫好的行程沒走完沒關係,身體狀況顧好才重要。
【媽媽愛疑問】
Q:今天行程要去逛街喔?可是我不會買、也沒想要買的東西耶!不然你去逛逛,我們兩個隨意走走就好,或者找個地方讓我們坐下休息如何?
A:爸、媽!這裡賣的商品臺灣可買不到,大多是日本特有和期間限定的商品,回到臺灣想買,可要再花機票錢來這裡才行。其實我們逛著就算不買看著也挺有趣的,難得出國就多拍些照片紀念,回去跟朋友們分享嘛。瞧!那裡有間咖啡廳,等您們走累了,我們可以喝個飲料休息一會兒,還可以想看看有沒有要送什麼給自己當這次旅行的禮物呢!
把生活模式複製到日本
父母的生活不像我們年輕人這樣充實,按下Ctrl+C(複製鍵)把父母既有的慢生活步調,直接複製到出國,讓他們「大人的旅行」慢得有意思,而非遷就年輕人的步調,誰說出國就是要像打仗一樣匆忙?就像是父母習慣早睡早起,出國期間生理時鐘完全沒有時差的混亂,太早起怎麼辦?不如就一起享用早餐。
「有多久時間沒有跟父母一起享用早餐了呢?」這句話在我心裡放了許久。我們每天為了工作早起,鮮少在家吃早餐,難得有機會一起度過美好的早餐時光,就換我遷就他們吧!在日本若不是住在有供應朝食的飯店,不如到街上尋覓早餐,父母習慣早上吃白飯,而不習慣吃三明治配咖啡,我就會到飯店周遭的すき家(食其家)、吉野家、松屋吃早膳套餐。
三餐幾乎以米食為主的父母,對於海鮮生食、冷麵、麵包西餐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用餐時我會選擇以米食為主的餐廳,除此之外還有壽司(熟食類壽司為主)、釜飯、豬排飯、咖哩飯……選擇性非常多,偶爾穿插熱呼呼的拉麵或烏龍麵,來調和用餐口味也不錯。
日本的大都會城市擁擠,社會繁榮,往來人群過多,生活步調不免會跟著加速,帶著父母走進東京、大阪深刻探訪真實日本的民眾生活,反觀自己的生活步調是否也這樣忙碌著?慶幸自己身處美麗寶島的好生活。
【媽媽愛疑問】
Q:早上吃麵包、中午吃拉麵,雖然都很好吃,但是一整天沒吃到白飯,好像都沒吃飽的感覺,晚上可以選擇吃米飯的餐廳嗎?
A:當然沒問題!日本的米食文化跟我們臺灣差不多,米飯類的餐點樣式可多了,像是壽司、丼飯、豬排飯都可以選。啊!我手上有買跨年福袋時送的壹番屋禮券,不如晚上就去吃濃郁可口的咖哩飯?
——摘編自《帶爸媽去日本自由行:不趕路、不排隊、多詢問、多拍照、多休息,掌握二不三多原則,讓孝親也能輕鬆玩》,(台灣東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