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多元視角正視民俗醫療 與現代醫學共生共存

中山醫大民俗醫療論壇邀請道士與法師綜合座談,與現場民眾互動。(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中山醫大民俗醫療論壇邀請道士與法師綜合座談,與現場民眾互動。(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中山醫學大學「民俗醫療論壇」邀請中研院及大學院校學者,和民間公廟、道壇的儀式專家及中醫師與會分享,透過多元視角,探究民俗醫療展現的諸多面向,及其提供的社會功能、文化內涵、心靈療癒等無法被現代醫療所取代的獨特性。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表示,在專業的醫學大學探討民俗醫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文化傳承、社會共鳴等不可忽略的價值。

論壇邀請中研院首位道士院士李豐楙、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張珣,以及陽明交大生科系終身講座教授謝仁俊等重量級學者,分別從地方習俗、傳統信仰與腦科學的角度,對民俗醫療與靈療等議題分享專業見解。中山醫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林培雅、東華大學副教授與部落祭師巴奈‧母路和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研究學者陳藝勻等人,則針對台灣公廟的民俗醫療、原住民靈療與魂魄醫療儀式深入分析。

另外受邀的還包括台灣知名道壇的道士和公廟的的乩生、筆生、法師等儀式專家,分享他們在實踐民俗醫療的儀式過程中,對民眾所產生的幫助等特別經驗。綜合座談開放提問,討論範圍涵蓋道教儀式醫療、靈療等諸多面向,藉由神職人員分享過程,幫助與會者釐清與辨別宗教詐騙話術,降低可能的受害風險。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表示,此次論壇,除了希望能由學術角度、民眾見證等面向來正視民俗醫療的問題,也希望就醫學人文和歷史的角度,對民俗醫療行為產生觀察、分析和同理,並理解文化與個人疾病經驗和醫療間的互動。

中山醫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林培雅指出,民俗醫療通過傳統儀式,讓病患在心靈需求獲得安撫,且在民間依然有廣泛的應用,卻往往被忽視或誤解為迷信。透過學術界與業界共同探討、展示民俗醫療的療效與價值,以及其在文化背景中的重要性,並能在民俗醫療與現代醫學之間找到更多的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