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健保財務吃緊 保費6%上限恐不保

圖為健保的標誌。(記者陳柏州/攝影)
圖為健保的標誌。(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賴玟茹、曾晏均/台北報導】健保制度實施近30年,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醫療科技發展,健保財務吃緊,改革勢在必行,新任衛福部長邱泰源近日透露,將在不調整保費情況下,爭取更多資源,健保署長石崇良18日表示,為了健保永續發展,健保費率6%上限,未來「不得不打開」。

全民健保制度自1995年實施至今,一般保費費率維持6%,但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增加,醫療支出勢必增加,為緩解健保財務壓力,健保改革迫在眉睫。

邱泰源近日接受專訪表示,接任後被賦予的任務就是,在不漲保費下爭取更多資源,先以公務預算挹注為首,再研議提高補充保費課徵上限。

健保財務結構需整體考量 未來醫療需求持續增加

石崇良18日出席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並在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全民健保制度自1995年實施至今,健保費率上限仍維持在6%,在人口老化嚴重情況下,為了健保永續發展,「未來不太可能不打開」。

石崇良說,健保財源收入分為三大塊,其中收入有八成來自一般保費,另外補充保費、政府挹注各占一成,而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2成,預期未來醫療需求持續增加。

石崇良表示,健保財務結構需要整體考量,首先,針對不用修法就能進行的項目著手,像是政府可以多挹注預算,除原本《全民健康保險法》明定政府負擔36%進行檢討,目前行政院也正爭取明年預算編列,把原本偏向公共衛生部分,改由公務預算支付,讓健保支付項目變少,點值就有上升空間。

其次是研議健保總額成長,這也關係著保費是否調漲,石崇良說,要先看總額成長率,再來看保費收入來訂出費率;最後為健保法修法,他說,保費費率包含在其中,還有很多條文都要一起全面性討論。

自費醫療收費平台 22縣市聯審制拚試行

此外,醫療科技進步,新療法產品也不斷問世,納入健保給付前,自費市場核准程序繁瑣,健保署研擬建立自費醫療收費平台,由健保署統一送件,全台22縣市聯審制拚今年下半試行。

石崇良說明,過去自費醫療器材待審查,須由各醫療機構遞件當地衛生局,各縣市衛生單位各別審查。建立自費醫療收費平台後,優化為單一平台、單一窗口。由健保署提供統一格式文件,待審查自費醫療器材文件皆由健保署協助收集,全台22縣市聯合審查機制。只要有縣市核准,其他縣市可參考,無須重新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