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總桃園分院骨科醫師張文杰指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指的是髖臼對股骨頭的包覆不夠,嚴重程度可從最輕微的髖關節不穩定,到嚴重的半脫位甚至完全脫臼。因兒童髖關節異常並不會造成疼痛感,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家族史、出生時髖關節鬆動、臀位產的新生兒,要多加注意是否有此問題。
張文杰指出,大部分新生兒髖關節不穩定,在一個月大時可完全消失;下髖臼包覆輕度不足的新生兒,醫師會安排超音波追蹤髖臼發展。
對於下股骨頭包覆嚴重不足、追蹤發展不如預期、已明顯半脫位或脫臼者,小於6個月的寶寶,會使用髖關節復位後穿著外展吊帶治療,透過固定外展姿勢維持髖關節在穩定且互相刺激的位置,約需3個月的穿戴療程。
若寶寶年紀超過6個月,外展吊帶穿著無效、持續脫臼或半脫位,則可能要進行髖關節復位、肌腱放鬆、骨盆或股骨截骨等矯正手術。因此,錯過吊帶治療黃金期,會導致治療困難提升且成效較差,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效果越好。
前述個案的吳小弟,經定期回診超音波追蹤後續發育情況,他的髖關節已隨著發育逐漸成熟正常。臺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王智弘呼籲,把握黃金治療期可降低寶寶日後需要手術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