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國際瞭望】提高稅率並不等於增加政府收入

美國雷根時代的重要經濟學家拉弗。資料照。(Saul Loeb/AFP)
美國雷根時代的重要經濟學家拉弗。資料照。(Saul Loeb/AFP)

⊙Tom Czitron
1980年代初,我有幸與美國經濟學家拉弗(Arthur Laffer)會面並交談過兩次。當時我任職的信託公司聘請他擔任經濟顧問,為公司的投資人員演講授課。我們還有幸收到了他出版的經濟學著作。

當時,由於提出了獨具見解的「拉弗曲線」(Laffer Curve),他被部分人士視為爭議人物。拉弗假設,當稅率為零或100%時,政府不會增加任何收入,然而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存在一個稅率,可以使稅收最大化。換言之,在某一點上,一定有一個稅率水準能為政府徵收到最多的稅,而任何提高稅率的動作都會降低經濟活動,以至於徵收到的稅會越來越少,甚至接近於零。

許多人認為拉弗是個怪人,因為他的經濟理論邏輯的結論就是,到了一定程度,提高稅率會導致政府的收益遞減,因為經濟活動會受到抑制,以至於稅收減少。政府並未達到稅收收入絕對值下降的地步,然而經濟分析家們意識到,提高稅率最終帶來的稅收收入,遠遠低於最初假設的水準。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銷售稅的稅率從5%提高到6%,當購買了200億美元的商品時,政府在前一時期將籌集10億美元(200億美元的5%等於10億美元);在所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政府預計本週期內將籌集12億美元(200億美元的6%)。然而,由於人們會減少少量的支出,因此籌集到的資金將少於12億美元。隨著時間的拉長,稅率的不斷提高會導致經濟活動少於原來的水準,因為人們減少了消費,並採取了規避稅收的方法。到了某個時候,稅收變得十分繁重,以至於政府最終稅收的絕對數額會減少。

拉弗曲線的兩個終點在邏輯上是無可爭議的。爭論的焦點是曲線的形狀,即「倒U形」。請記住,這是在1980年代初討論的,當時最高收入階層的邊際稅率(收入每增加1元,所需負擔的稅賦比率)為70%。考慮到從1944年到1963年,最高收入階層的邊際稅率超過了90%,70%實際上已經很不錯了。

在研究最高邊際稅率時,必須注意要根據通貨膨脹和總體生活水準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最高邊際稅率為91%,在20萬美元時開始生效。

有些人堅持認為,這證明應該把對所謂富人的稅賦,提高到讓他的收入達到充公的水準。然而,我們必須記住,當時20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350萬美元,而1945年的平均生活水準要低得多。當時,幾乎沒有人的工作收入相當於今天的350萬美元,那些有能力的人想出了各種辦法來規避收入被充公的風險。

1948年,門檻提高到40萬美元,並一直保持到1960年代中期時,當時美國政府將稅率下調到70%,門檻又回落到20萬美元,今天約合110萬美元。當時正值通貨大膨脹時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末,從1977年開始才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因此,這其實是社會生產力最高者,每年自動成長的結果。1960年代末到雷根時代是一系列頻繁的經濟衰退,及在經濟成長期間通膨加劇的週期。

1981年第40任美國總統雷根上台後,他著手將最高邊際稅率降至50%,同時降低徵稅門檻。這起到了刺激經濟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增稅,因為它降低了起徵點,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卻是一種減稅。經濟開始成長,頻繁的經濟衰退和高通膨時代結束了。到1987年,最高稅率降至38.5%,起徵點降至約9萬美元。

雷根執政時期,經濟平均成長率非常高。從1982年到1990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在3.25%到3.5%之間,這個數值以今天的標準來看是非常出色的。雖然減稅和放鬆管制,稅收收入卻增加了。誠然,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有所上升,然而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仍然相當低。

拉弗的理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證實:一個稅負過重的經濟體,即使降低稅率,稅收也可能增加。因為高稅率對經濟發展而言是一種阻礙,這一點加拿大人終於開始明白了。能夠產生一美元稅收的稅率,並不總是能夠帶來一美元的稅收。

當稅率達到某一荒謬的高度時,進一步提高稅率反而可能會導致稅收減少,因為這會使經濟活動停滯不前。企業可能會因此倒閉或縮減投資,失業率激增,而政府則需要在社會福利上支出更多。

加拿大或許正處於這樣的境地,稅收不斷上升,而國民卻日益貧困。解決之道其實很簡單:減少稅賦、減少政府開支、廢除不合時宜的規章制度,並改革政府的財富再分配方案。這些方案從生產領域抽取財富和收入,用於政府的就業創造計畫和補貼,終結這些方案將有助於提升加拿大的繁榮。(信宇編譯)

——作者齊特龍(Tom Czitron)曾任投資組合經理,擁有四十多年的投資經驗。原文「Laffer Curve: Higher Taxes Don’t Necessarily Mean Increased Government Revenu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大紀元時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