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TaipeiPLAS)、台北國際製鞋機械展(ShoeTech Taipei)24日登場,吸引近500家廠商參展,使用超過1,800個攤位。針對中國低價競爭議題,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認為,台廠要透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來應戰。
黃志芳表示,今年是疫情後首度開展,參加廠商、攤位數都比上屆成長四成,聚焦複合材料、尖端技術和循環經濟,尤其塑橡膠工業、製鞋機械對台灣都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希望展出能創造更多商機。他說,截至開展前夕,已經吸引逾80國、超過1,500位國外買主來台。
黃志芳說,這次也全力搶攻全球買主來台,包括埃及、越南、緬甸等8個國家代表團,同時發揚台灣塑橡膠產業「綠色製造、智能生產、數位轉型、永續發展」的四大主軸優勢。
他指出,去年台灣塑橡膠機械出口達8.7億美元,為全球第六大出口國,去年台灣製鞋機械業出口4,689萬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義大利、中國,很多奧運選手都是穿台灣製鞋機生產的鞋子來取得佳績。
不過,受到中國產能過剩帶來的低價競爭,黃志芳表示,對於台灣銷售多少有衝擊,在成本競爭下,台灣須透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產品特殊性等方式因應。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塑膠射出領域的自動化應用越來越普及,但台灣機械產業多為中小企業,面對很大的資金與人才挑戰,認為政府補助對於企業來說「永遠不嫌多」。
莊大立呼籲,美國、日本都有補助企業購置設備、節能減碳等相關措施,政府可以協助在節能補助、汰換設備有更多政策引導,有望刺激一波買氣。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指出,台灣近年從製鞋王國轉變成製鞋機王國,顯見機械產業和民生產業息息相關,未來導入AI、淨零碳排也成為趨勢。
他說,經濟部已修訂《產創條例》第10條之1,不但讓支出上限提高至18億元,還新增AI及淨零低碳設備納入投資抵減項目,近期將預告修法草案,力拚在立法院新會期三讀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