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逢正德帝駕崩,嘉靖帝登基,浙江訛傳朝廷要廣點繡女(備選為妃嬪宮女的少女,也稱秀女),一時間各家紛紛爭先恐後遣女婚嫁,到處送親迎親吹打鼓樂之聲不絕於耳。
當鋪老闆金聲有個16歲的美貌女兒叫朝霞,待字閨中,情急之際顧不得貧富,願將女兒許配給韓秀才為妻。韓子文心知繡女謠傳,怕金聲日後悔婚,便約請兩位學友張四維和李俊卿為媒上門,寫下婚約,韓子文將教學生所積得的50兩銀作為聘禮,金家將女兒一縷青絲交與子文為憑。
訛傳澄清後,嫌貧愛富的金氏夫妻萌生懊悔之意。正好金聲的大舅子程元和兒子阿壽,從徽州而來,金、程兩家皆富商,程元想要和金聲合夥開當鋪,又見外甥女長得標致,就幫兒子提親。金聲聽了,嘆了口氣說:「我女兒若能許給阿壽,還有什麼不甘心的?只是因為去年選點繡女,就把她許給一個姓韓的窮秀才了!」程元想了想,說道:「妹夫如果不情願把外甥女嫁他,只要用個計策,讓官府判離,有什麼困難的?」
金聲忙問:「什麼計策啊?」程元笑著說:「明天,我去台州府告妹夫,只說是以前中表聯姻,近年來因為我在徽州,妹夫就賴婚把女兒許了別人,讓官府判給我兒子就行了。」金聲聽後,連連點頭:「好辦法!好辦法!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早,程元寫好狀子,又找了個叫趙孝的當人證,一起趕往台州府。到了知府大堂,正好新任太守吳公弼升堂。吳太守讓師爺把狀子呈上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就讓人帶程元上來,問:「金聲是你的什麼人啊?」程元邊磕頭邊回答:「是小人的親妹夫。因為我們是至親,恰好兒女年紀差不多,所以就定親了。」
吳太守又問:「他怎麼就賴婚啦?」程元說:「金聲搬到台州,小的卻在徽州,路途先就遠了。去年,風聞選點繡女,金聲恐怕是真的,就將女兒又許給韓秀才。小的近日來台州,打算給兒子完婚,才知道真相。小人怎麼願意把兒媳婦讓給別人呢?若不經過官府,韓秀才怎麼肯讓給小人?請老爺做主啊!」太守見他說得有理有據,就准了狀子,吩咐道:「十天內聽審。」程元磕頭後,就下去了。
金聲知道狀子已經准了,就來找張、李二人,裝成慌張的樣子:「怎麼辦啊?怎麼辦啊?當初,我在徽州時,已將女兒許給妻兄的兒子。後來在這裡,選點繡女的事緊急,只為遠水救不了近火,又把女兒許給你們的朋友。如今,妻兄來到台州,已經告我了,這可怎麼辦啊?」
二人聽後,氣得不行,忍不住大罵:「不知死活的老東西!當日提親時,你也不知發了多少誓!如今卻放出這個屁來!我們就知道你嫌貧愛富,想出這樣的奸計。我們動員同學朋友去見上司,一定要打斷你這老東西的腿!保准叫你女兒一輩子都不能嫁人!」二人不理會金聲,趕緊到韓家,對韓子文說了這件事。
韓子文聽完,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過了一會,張、李二人拉著韓子文要去見官。韓子文攔住他們,說:「老東西既不願意聯姻,就算娶了她女兒,也不和睦。況且他有錢,官府當然為他說話。小弟家貧,哪有閒錢和他打官司呢?以後出人頭地,不怕沒有揚眉吐氣的日子。麻煩二位去對他說,以前的聘金是50兩,如果肯加倍賠還,就可以退婚。」兩人答應了。
韓子文取了婚書和那一綹金家閨女的頭髮,協同張、李二人一同來到金家當鋪。張、李二人就將退婚的意思說了一遍。金聲大喜,連忙說:「只要答應退婚,不讓我吃官司,哪在乎這幾十兩銀子呢!」說完,就取出100兩銀子,交給張、李二人收好,接著就催韓子文寫退婚文書,歸還婚書和頭髮。韓子文說:「等了結官府的事情,再來寫退婚文書也不遲啊!」金聲又取出2兩銀子,送給張、李二人,請他們出面調解。二人就寫了調解書,和原告、被告、證人一起到了知府大堂。
吳太守剛剛升堂,張、李二人把調解書呈上。吳太守看過調解書,抬頭見韓子文儀表堂堂,就吩咐:「叫那個秀才上來。」韓子文跪到堂前,太守說:「我看你一表人才,以後一定會出人頭地的。為什麼聘了金家的女兒,又肯輕易退婚呢?」
韓子文本來沒再指望什麼,沒想到太守向著他,就轉了口風,說:「學生怎麼捨得退婚啊!當日初聘的時候,學生就怕金聲反悔,讓他寫了親筆婚約,張、李二人都是人證。受聘後,又給我一綹頭髮,至今還藏在身邊。程家的親事,從來沒聽他提過。只不過是他嫌貧愛富,所以生出這麼多的是非啊!」說完,就落下淚來。剛好婚書和頭髮還在袖中,就一併呈上。
吳太守仔細看了,就叫人把程元、趙孝遠遠的押到一邊去,先問金聲:「你與程元結親,是哪年哪月哪日的事啊?」金聲一時說不出來,想了一會,只得信口說是某年某月某日。吳太守叫金聲退下,又叫程元上來問:「你是何年何月何日與他聯姻的?」程元也想了一會,信口說:「是某年某月某日。」和金聲所說的日期一點也不一樣。太守心裡已經明白,便再叫趙孝上來問:「你做中證,可記得是什麼日子定親的?」趙孝也信口說個日期,又與兩人所說的不一樣了。原來,他們三人因為呈了調解書,以為沒事了,就沒有什麼準備。誰想到太守一個個的盤問,自然露出馬腳。
吳太守問完後,大怒:「這些混帳東西,敢這樣的欺公枉法!就算有選點繡女的事,金聲女兒若真有程家的聘禮,也不用再借韓生做躲避了。如今,韓生婚書確鑿,程元卻是無稽之談。三人所說的定親日期,各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趙孝是台州人,分明是你們要找個證人,一時裡沒有找到第三個徽州人,所以收買他出來做人證。只因韓生貧困,就想將女兒改許內侄,才用這樣的詭計,還有什麼可說的?」說完,叫人把三人各打30大板。
韓子文聽了,馬上跪在地上請求:「大人既給學生做主,成就了婚姻,金聲便是學生的岳父了,請您饒了他吧!」太守將婚書和頭髮一起發還韓子文,說:「看在韓生的分上,打金聲15板就好;原告和證人,卻不能輕饒。」當下,一個個被打得皮開肉綻,叫苦喊連天!
韓子文經過一番風波,恐怕又有什麼變故,就急忙用這100兩銀子,備了彩禮,選個吉日,準備成親。金聲見太守為他做主,不敢怠慢,只得答應。拜堂之後,朝霞見韓生氣宇軒昂,精神俊朗,哪裡管他有沒有錢?與他十分恩愛,倒埋怨父親多事。
第二年,督學田洪主持科舉考試,韓子文得到吳太守大力舉薦,選為優等。後來,韓子文進士及第,做了大官,金家女兒自然做了夫人。金聲思前想後,十分懊悔,若早知女婿有這樣的成就,就是讓女兒給他做妾,也心甘情願啊!
資料來源:《初刻拍案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