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食藥署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未來擬開放日本全牛齡進口。消基會7日表示,開放措施仍有很大疑慮,日牛的狂牛症「風險仍在」,不能在沒有公布查廠結果及任何資訊下開放。
食藥署4日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取消30個月齡以下牛隻才能進口的限制,未來擬開放日本全牛齡進口。預告評論期60天。
針對解除日本牛齡限制,消基會持反對意見。首先,日牛的狂牛症「風險仍在」,日本自2001年發現狂牛病起,已有10例以上,且潛伏期達10年,且通常發生在5歲以上牛隻,過去才會有30個月以下月齡的限制。如果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消費者仍可能因為食用「被狂牛症病毒感染的肉類」而發生海綿樣腦病變,即人類「庫賈氏病」。
消基會主張,不能在沒有公布查廠結果、沒有任何公告訊息前,貿然、突襲式公告欲開放日本全牛齡牛肉進口。公告的草案並未明確解釋為何要修正,衛福部應清楚說明修正原因及背景,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悉權、據以做決定的選擇權。
消基會質疑,媒體報導近日將推動台日經濟夥伴協定(EPA),若用進口全牛齡日牛換取簽訂EPA,有犧牲消費者健康以換取經濟發展之嫌。
衛福部食藥署重申,實際實施時間還要看預告期間蒐集的意見而定。另風險評估及實地查核報告4日已同步公開在食藥署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