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起兒少性侵猥褻案的加害人,都已有前科或列入「不適任人員資料庫」,但卻仍有與兒少持續接觸的機會。為此,立委范雲、被害孩童家長及民團4月2日舉行記者會,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回應,這可視為加強版良民證,但涉及相關不同政府機關的資料,也是隱私個資,需要法律授權。
范雲指出,兒童工作證能解決現行資料庫的漏洞,改由工作者主動提出證明,在尊重工作者隱私的情況下,為讓家長安心,將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將「兒童工作證」法制化,並要求衛福部配合納入。
阻前科加害者再侵害兒少
王力宏前妻李靚蕾表示,要求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都必須沒有虐童或性犯罪前科,這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她呼籲大家站出來,參與連署,透過民意的聲量,捍衛孩子的基本權益。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表示,根據2023年性侵害通報統計,未滿18歲的兒少族群占55%,其中有172件加害人是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志工、老師、教練等。她認為,推動兒童工作證不僅可確保接觸兒童的成人無性暴力前科,還能確保他們接受過專業的兒童工作訓練。
兒童表達心聲盼同理與支持
此外,立委林月琴與兒童權益聯盟也在同日舉行記者會,會中播放採訪影片,影片中有17位小朋友表達心聲,希望自己的聲音能被聽見,也期望家長能理解並同理他們的感受。兒權盟提出三點訴求:強化表意與被聆聽、促進兒童參與、提供兒童多元的支持。林月琴指出,兒童就是自己生活經驗的專家,聯合國倡議要求的是讓最沒有聲音、最難以表達、最缺乏資源管道的兒童聲音,優先被聽見,真正放進決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