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認為鴻海18日展出的3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將劍指Apple Car大單,但據外媒在當地時間20日指出,由於鴻海的崛起與蘋果的iPhone密不可分,進軍電動車市場卻是擺脫依賴蘋果的契機,預計2025年電動車市場將攀升至800萬輛,潛在市場不容小覷。專家也對《大紀元》表示,鴻海已充分展現研發自主品牌的決心,並搶占未來電動車市場的大餅。
彭博社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表示,鴻海的崛起與iPhone銷售的成功密不可分,光憑去年拿下蘋果980億美元(約新臺幣2.7兆元)訂單,就占鴻海營收的54%。
不過,高燦鳴認為,若把鴻海進軍電動車市場的這步棋,想成是要和蘋果繼續合作就錯了,在未提及Apple Car的狀態下,鴻海本週直接宣布將推出3款自主研發的C、E、T型電動車。
「這意味著鴻海並未忽視依賴單一客戶的問題。」高燦鳴指出,蘋果也期盼有更多的供應商選擇,但電動車市場可能會給兩間企業改變的契機,預估2025年電動車市場將提高至800萬輛,等於鴻海汽車業務的潛在市場規模上看2千億美元,為去年蘋果訂單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鴻海已表明電動車計畫實施的可行性,但蘋果Apple Car至今仍未有確定的消息。
高燦鳴說,現階段加入鴻海電動車發展願景的企業,包括臺灣裕隆汽車,以及新創產業Fisker、Lordstown Motors。同時,鴻海也與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歐洲巨頭Stellantis達成協議。此外,他說,鴻海全球生態系統將有助於快速打入電動車領域,「但鴻海若想加入Apple Car,可能不是一項成功的標誌。」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對《大紀元》表示,在電動車未來前景看好的態勢下,每家廠商都希望能分到一塊餅,所以鴻海可能不會想屈就在蘋果的供應鏈之下;鴻海這次發表的新款電動車計畫,充分展現出未來將聚焦於研發自主品牌的決心與企圖。
邱達生指出,目前看來,鴻海可能會主攻中低價位的車款,未來推出後,勢必將對同級車款有一番激烈的廝殺,但鴻海電動車價格若相對友善,讓消費者可以負擔,應該具有很大的優勢。
至於臺灣目前普遍都能見到特斯拉電動車在路上行駛,針對市占率未來趨勢,邱達生認為,鴻海布局絕不會只考慮國內市場,未來推出後,除了先從亞洲著手、並搶攻歐美市場外,車款也都有分級,只要在性價比方面符合消費者的期待,相信會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