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土 孕育臺灣各界精英
林靜端在4年半前,隨著觀光導覽團來到這裡,看到一棟棟豪宅名樓時,心中的震撼是無法言表的,她覺得大稻埕這塊土地,能讓很多事業在這裡成功,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林靜端細數許多在大稻埕成功的事業,她說,成長在大稻埕的畫家郭雪湖,那幅描繪霞海城隍廟節慶的《南街殷賑》,如今已成為街區的共同商標;音樂人李臨秋創作的《望春風》,家喻戶曉,幾乎成了臺灣人的國歌;更不要說蔣渭水了,臺灣發行的十元硬幣就用了他的肖像;再說到臺灣赫赫有名的商業鉅子,大多發跡於此,他們的古厝都留在大稻埕啊!他們是臺灣商業、政治、文化、藝術領域的佼佼者,都是這塊土地栽培出來的。
那時,55歲的林靜端到了快退休的時候,走到了這個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她說,父親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業必需由兒子承傳,身為女兒的她不能有一個自己的事業,一直讓她很遺憾,因此很想要發揮自己的創意,選擇一個可以成功的事業,而大稻埕就是一個支持所有人成功創業的地方。
遊客身著傳統旗袍 遊逛街頭
於是,林靜端在大稻埕租下一個店面,以出租讓遊客拍照的傳統旗袍為主,旗袍是1920年代流行的服飾,但卻是大稻埕文化創新的產業,可以讓年輕的觀光客來體驗穿著傳統服飾的特別感受。林靜端說,就像日本京都的藝伎文化,遊客穿著和服在京都街道上遊逛,能體驗日本的傳統文化的內涵,而大稻埕在最繁華時也有酒家文化,酒家的藝伎也都穿著旗袍,如果遊客穿著各式旗袍在大稻埕街區亮相,也能呈現當年典雅的復古風華。
說到旗袍,其實林靜端早就和它結下很深的情緣。她說,為了開發自己的各種創業能力,她年輕時,每年都會去拍一組月曆,月曆中的自己,就是穿著各種樣式的旗袍,這些古典旗袍的月曆,當時就和知名的模特兒林志玲月曆,一起放在衡陽街的書攤上販賣。
民初女子穿上旗袍 展現專業形象
很多人以為,旗袍是清朝滿洲人的服飾,但仔細分辨會看出,滿州旗人穿的是兩件式的袍仔。林靜端說,現代人們所認知的旗袍,是一件式的長袍,民初很多文人都穿直筒的長袍,但那是男人的服飾。女人的旗袍是立領、斜襟、削腰、開叉的樣式,其實它是從1915年的一場新文化運動開始。因為主張兩性平權,女人也有工作權,因此吸引了很多女性知識分子參加,為了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很多女文青穿上和男人一樣的長袍,站在演說臺上發表自己的主張,表現出非常專業的形象。
「旗袍成了民初時代,女人出席各種正式場合的服飾,就像日本女人在正式場合所穿,別上家徽圖的和服一樣。」林靜端明確指出,尤其是當時的上海,上流社會的名媛都穿旗袍,成為女人外出時正式的服裝,像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不但在公開場合穿著旗袍,連到國外都穿旗袍。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灣後,很多上海、福州等大城市的裁縫師傅也到了臺灣,這些來臺的師傅就只會做旗袍,「所以臺灣的女人也跟著穿起旗袍,連大稻埕酒樓的藝伎們也穿上這種流行服飾。」
謹守1920年代規格 最復古旗袍
很多年輕的客人以為,旗袍是以前阿嬤才會穿的老式服裝,但因為好奇,也試著來店裡穿上旗袍,到大稻埕街上拍照。林靜端說,一穿上旗袍後就有特別的韻味,就會出現一種端莊沉靜的氛圍,那可是100年前中國女人的風華,是有才華有地位的象徵。
「為了不讓傳統旗袍服飾走入歷史,不希望未來子孫只能在博物館看到這種美麗的衣服。」林靜端在挑選旗袍服時會謹守著1920年代的規格,旗袍的傳統樣式不能改,很多取旗袍一、二個重點的改良款式,都不能進店,她強調,「一定要血統純正,符合旗袍最原型的式樣,最復古的旗袍,才能進得了貳零年華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