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克勞蒂亞.哈蒙(Claudia Hammond)根據惠康基金會的調查與其他相關的科學研究,出版了《休息的藝術》(The Art of Rest)一書,書中提出不少休息的基本「配方」。她發現,雖然天底下並沒有一套能適用於每個人的休息妙招,但是要休息得好,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規則。
其中有一點非常重要,而且也是休息與睡眠之間的關鍵差異,那就是休息不代表身體不動。只要能讓你的心靈在當下變得輕鬆,而且之後產生一種雖然筋疲力盡但心情很滿足的感覺,那麼就連爬山也算是休息。休息也跟園藝、運動或演奏樂器一樣,可以照你想要的方式進行,只要能讓你的心暫時遠離煩惱憂慮,並讓你感到放鬆與恢復元氣就對了。
一天究竟要休息多久 才是完美?
從研究看來,但憑個人需求而定。自認為幸福滿滿的人,平均一天休息5、6 小時(但並非一口氣休息這麼久),超過的話,反倒會開始覺得無聊,並產生罪惡感,變成壓力上身。還有休息必須是主動實行的,如果是別人叫你去休息,就起不了作用。
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發現,大家公認具有休息效果的活動,幾乎全是一個人單獨進行的,例如閱讀、散步及聽音樂。對我這種內向的人而言,這並不意外,但沒想到活潑外向的人居然也持相同的看法。身為休息測驗小組成員的心理學家菲莉絲蒂.卡拉德(Felicity Callard)猜測,人們之所以會發現獨處時光的休息效果很好,是因為他們能融入自己當下的感受。
這個觀點很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在兜了一大圈後,又回到讓身體多動的初衷——讓你更清楚頸部以下的真實情況,並讓心靈回到它在身體裡的歸屬。只要身心合作無間,你就更能辨識出身體需要休息的訊號,並即時採取行動滿足需求。
你是真的累了,還是該動一動?
老實說,要區分你是身體累了需要休息,或是精神萎靡不振需要動一動,其實沒那麼容易。而且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有點睡眠不足,而這兩種情況都會讓人想睡,讓人難以分辨。由於身體的疲倦訊號,感覺跟精神萎靡想睡是一樣的,而且經常同時出現,所以要準確區分兩者,必須加上一點內部的偵察工作。
這時常識就派上用場了,要是你坐了好長一段時間,甚至耗費許多心力,那比較有可能是精神萎靡。精神萎靡比較偏向動機方面的問題,但身體疲倦則是動得夠多,並且需要補充一些能量。所以要判定你是需要運動一下來驅除睡意,還是真的需要停工休息一下,不妨找時間獨處,讓心靈獲得亟需的空間,以檢視你真正的感覺究竟是什麼。
說到解讀你的身體訊號,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中牽涉到發炎這個因素。「發炎」是個重要的休息訊號,告訴我們身體已經受損或受到感染,必須優先動用現有的能量來復原。身體明明沒毛病,但是杞人憂天的瞎操心,卻會產生壓力並促進發炎。這就是為什麼心理壓力會令身體如此疲累,並讓我們沒心情跳舞、跑步或做任何體能活動,在這些情況下,發炎讓我們誤以為身體需要休息,但身體真正需要的卻恰恰相反——動起來。
壓力有關的疲倦,都跟動有關
◎ 做一些高強度的運動
激烈的體能活動,會短暫提高血中發炎標記的濃度,雖然聽起來像件壞事,但是別忘了,唯有對它置之不理,發炎才會成為問題。
發炎標記短暫飆高會給身體一個非常清楚的訊號,它現在需要「滅火」,以免事態擴大,所以你不妨把它想成是催促身體的免疫系統,展開清掃活動。
◎ 從事溫和的活動
例如散步、打太極拳、做瑜伽,或是靜坐調息,來駭進壓力反應以降低發炎情況,並透過迷走神經傳送一切安好的訊息。不論你偏愛哪一種舒壓運動,它都能讓你不再想睡,並讓你的身體更快回復健康平靜,快到你根本來不及說服自己是太累了所以動不了。
以上種種情況顯示,現代的「疲倦之亂」,有一部分要歸咎於缺乏運動,另一部分則要歸咎於缺乏適當的休息。所以必須雙管齊下,只設法解決其中一個問題而忽略另一個問題,那你的整體福祉就只改善了一半。我們必須透過運動讓自己獲得平靜,而且唯有從平靜出發,我們才能動得對動得好。
——摘編自《愈「動」愈成功:《新科學人》雜誌實證,身體動起來是最有效的轉念法,既能調節情緒、降低發炎,更能提振自信,翻轉人生的新科學》,(采實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