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師大籲推動青銀世代交流 消弭對立

臺師大12日向政府提出〈中高齡教育政策建議書〉,呼籲推動中高齡教育。(記者宋碧龍/攝影)
臺師大12日向政府提出〈中高齡教育政策建議書〉,呼籲推動中高齡教育。(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據國發會估計,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五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的長者,對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2日向政府提出〈中高齡教育政策建議書〉,學者表示,中高齡長者與社會連結不足,世代間有對立現象,建議青銀世代交流,透過活動、教育課程等方式,促進世代間相互理解。

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表示,隨著社會高齡化,在2018年台灣5至18歲人口數與65至85歲中高齡人口數已呈現交叉現象,推估到了2033年兩者的人口數差距將達304萬。

宋曜廷說,一般人類能力發展到50歲以後,會呈衰減趨勢,過往實證研究顯示,教育介入是延緩老化重要措施。不過,台灣目前對中高齡者的教育缺乏精緻規劃,如何進行有效且符合不同需求的教材、教法以及平台和師培的措施,應是政府需要正視的議題。

臺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副教授王雅鈴指出,台灣中高齡長者與社會連結不足,加上世代之間普遍存在對立與誤解,如年輕人認為高齡者保守、固執、倚老賣老,高齡者則將年輕族群歸類為草莓族等,日前社會引發爭論的博愛座議題,正是源自於世代對立所造成的。她建議推動青銀世代交流,透過活動、教育課程等代間教育的方式,來消弭世代對立,讓中高齡者經由社會連結促進「活躍老化」。

臺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廖邕表示,台灣中高齡族群的上網率僅為56.2%,低於國際先進國家,根據國外研究,未上網的中高齡者,因為不易取得活動或健康等社會網絡也較弱,容易導致身心不健康,因此建議政府應建構中高齡數位教育平台。

臺師大教育學院院長田秀蘭提到,多數中高齡者希望在職場繼續提供貢獻,不甘於退休,建議政府提供足夠的教育轉銜機制,發展適性適齡的退職規劃,並舉辦中高齡再就業博覽會、設立退休人才資料庫等活用中高齡人才,鼓勵跨世代合作、推動世代傳承。

臺師大博士後硏究員蘇容梅表示,教育部編列中高齡教育經費年平均僅約2.5億元,以2023年為例,僅占整體教育經費的0.21%,而台灣目前55歲以上人口超過758萬人,經費編列顯有不足。因此建議政府成立專責機構,落實跨部會整合,增加編列經費,並成立中高齡教育研究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