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祖先們早就發現,人體內部存在著固有的生物節律,這個節律與大宇宙、銀河系以及我們的太陽系,存在著和諧平衡的狀態,也就是天人相應的狀態。過去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1個時辰是2個小時,人體的12大經脈在人體內運轉不休,以保證體內的能量系統正常運行,同時與宇宙能量維持在一個和諧平衡的狀態。
五臟六腑工作時辰:
人體在每一個時辰會有一個經脈值班,當這個經脈值班的時候,它所對應的臟腑就會進入最佳工作狀態,全身的器官也會在這個時候,積極配合該臟腑,更好地完成工作。
23點宜養「膽」:膽不好易患抑鬱症
晚上11點~凌晨1點,是膽經值班的時候,也是養膽的最佳時期。膽在我們的人體中是主決斷的,膽保養不好的人就會優柔寡斷,容易患抑鬱症。同時肝膽同源,所以膽保養不好就會波及到肝臟,使人易患肝病,所以現代人患膽囊炎、膽結石、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以及精神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此外在五行中肝膽屬木,脾胃屬土,肝木克脾土,所以肝膽患病很容易波及到脾胃,所以熬夜的人更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疾病。
1~3點宜養「肝」:肝養不好,會影響智力和判斷力
凌晨1點~3點是肝經當令的時候,肝臟是主謀略的,如果肝養不好就會影響人的智力和判斷力,同時肝主藏血,是儲藏血液的器官,只有在睡眠狀態時,才會有更多的血液進入肝臟,一方面是用來濡養肝臟,另一方面流入肝臟的血液會被肝臟淨化後,再重新分布於全身。如果凌晨3點還沒有睡覺,一方面肝臟沒有養好就容易得肝病,另一方面是血液失去了被肝臟淨化的機會,血糖、血脂、血液黏度就容易偏高,還有其他有害物質也會淤積在血液中,損害健康。
1. 影響視力
此外,肝開竅於目,肝沒有養好也會出現視力方面的疾病,如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特發性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此病好發於年輕男性,嚴重時會導致失明)。
2.女人婦科病
肝又主藏血,肝臟失去濡養也會影響到女子的月經週期,痛經、乳腺增生、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疾病的發病率會增高。同時婦科疾病也很容易反應到面部,出現皮膚暗沉、黃褐斑、眼袋、黑眼圈等,久而久之,皮膚會加速老化。
3.波及腎臟
肝腎同源,所以肝臟的問題很容易就會波及到腎臟,導致腎臟虧虛, 從而出現記憶力減退、牙齒鬆動、腰膝酸軟、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手足冰涼、失眠、糖尿病、男性性功能障礙、女子不孕等症狀。肝腎功能與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兒童及青少年如果熬夜,還會錯過長高的最佳時期。
3~5點宜養「肺」:肺不好,免疫功能易失調
凌晨3~5點是肺經當令的時候,肺是相傅之官,在體內擔任宰相之職,它將在這個時段將全身氣血,根據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進行重新分配。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睡覺,氣血運行就容易出現紊亂,免疫功能會失調,易患感染性疾病、癌症等。也容易得一些怪病——自己感到有病,西醫檢查不出結果。我在臨床上碰到不少這樣的人。
熬夜補眠有用嗎?
熬夜,這個「熬」字很能說明問題,就像一鍋湯在大火中煎熬,很快湯汁就熬乾了。夜晚是陽氣進入體內與精血相合,使五臟得到調理和修復的時候,熬夜的時候陽氣妄動灼傷精血,精血如同湯汁被陽氣煎熬,所以熬夜的人往往精血不足、虛火妄動。陰陽不平衡就會疾病叢生,所以最好不要熬夜。
有人說熬夜以後補一覺就好了,或者吃些養生藥膳之類的就可以補起來。其實很難完全補起來,就像湯熬乾了再加些水繼續熬,雖然看上去還有湯,但是已經不是原汁原味了。但是補比不補強,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工作熬夜族 自我保健藥膳調理
經常熬夜的人,平時也要適時多吃些滋陰益氣的食品。如動物肝臟、魚類、肉類、禽蛋類、乳製品食物可以補養精血;多吃蔬果淨化血液,尤其是要吃一些綠色蔬菜;還有花生米、杏仁、腰果、胡桃、大棗、桂圓等乾果和果仁類食品可以補腎。
「養陰益氣」2款藥膳:
1.生地海帶鴨子湯:生地50克、乾海帶50克、鴨子一隻,將海帶泡軟洗淨切塊,鴨子洗淨切塊,按照正常煲湯方法將生地、海帶、鴨子以及平時用的煲湯調料加入瓦罐中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煮3小時,吃肉喝湯。
2.養陰排骨湯:蓮子50克、百合50克、大棗10枚、薏仁米50克、乾葛根50克、排骨500克。將上述食材洗淨後,按照普通煲湯方法煲湯,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添加調料。最好是大火燒開後,再細火慢燉3小時,吃肉喝湯。
熬夜傷元氣 降低傷害4 原則
如果熬夜無法避免,以下4原則對身體能起到一些緩和作用:
1.中午一定要睡午覺。
2.晚上熬夜時要多喝水。
3.睡前1~2小時最好不要再進食。
4.飢餓時要吃些溫熱、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益氣養陰的湯類,如枸杞子、百合、麥冬、熟地、生地、西洋參、山萸肉、女貞子、五味子、酸棗仁等藥材,都可以經常用來煲湯,可以益氣養陰。
深夜工作 來杯枸杞菊花茶
熬夜的人可常泡枸杞菊花茶飲用。每次放一把枸杞,3~5朵白菊花,腸胃虛寒的人可以只放一朵菊花,或者不放菊花。先將枸杞和白菊花洗淨,然後加水煮沸1分鐘後就可飲用,之後可再添加白開水2次繼續飲用。不要用黃菊花,以免耗傷陽氣。◇
責任編輯:李世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