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開口歌唱,體內有2種激素正在悄悄釋放:腦內啡(Endorphin)、催產素(Oxytocin)。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東南亞地區聯絡員白沙麗•慕克吉(Baishali Mukherjee)向BBC表示,唱歌是一種有氧運動,可以釋放腦內啡和催產素。
腦內啡又稱內啡肽,可以減輕疼痛,是類似體內止痛藥的角色。除此之外,腦內啡還能讓人感到愉悅,在減輕壓力和焦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慕克吉表示,這一切都與內啡肽能減輕壓力有關。無論是處於壓力之下,還是有任何身體不適、疾病、心理痛苦,音樂都有可能影響身心。
催產素之所以得名,因它是母親在分娩、哺乳,和寶寶建立親密連結時,會分泌的激素。但無論男女,在平時生活中做一些善舉、唱歌,皆可促使體內分泌。
很多研究指出,催產素可減輕疼痛、抑鬱和焦慮,還能增強免疫功能。科學期刊《藥理學評論》(Pharmacological Reviews)有篇研究提到,催產素能加強免疫防禦、抑制炎症、減少壓力激素皮質醇的釋放。
唱歌與聽歌 有助降低體內壓力激素
當人們感到有壓力、焦慮、煩躁時,身體會釋放壓力激素皮質醇。它會讓身體做好戰鬥的準備,卻又會削弱免疫系統,導致人體更快衰老。
研究顯示,在參加合唱40分鐘後,體中的壓力激素就會迅速減少。另有研究發現,只聽合唱歌曲的人,皮質醇的水平也會降低,《行為醫學雜誌》(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4年發表的一項論文證實,參與合唱與只聽合唱的人,都能享受音樂帶來的好處,只是唱歌的人會得到更多:體內起抗體作用的蛋白質(IgA)數量明顯增加。
唱歌是全身運動 健康又減肥
臺灣著名歌唱家、留美聲樂家蘇麗文在她的著作《用生命歌唱》裡提到,唱歌是一項全身運動,可用到全身肌肉,唱一首歌如跑100公尺,可達到減肥效果。體重60公斤的人,唱歌時熱能消耗率為一分鐘2千卡,唱兩小時可消耗240千卡(與氣息深淺相關)。
《英國醫學期刊開放呼吸研究》(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曾有篇研究是針對非歌手的成年人,測驗他們唱歌後的生理反應,發現唱歌的運動效果等同於中等強度運動,例如:適度輕快的步行。
唱歌可治療疾病 染疫患者也受益
歌唱已經被用在治療和改善失智症。臺灣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曾撰文指出,不少小規模的臨床試驗顯示,歌唱治療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雖然沒有明顯效果,卻有助於增加注意力,改善其精神行為問題。尤其是減低其焦躁的情緒,讓照顧者比較好照顧。
另外,染疫患者痊癒後,易有呼吸困難的後遺症,英國國家歌劇院與英國國民健保署(NHS)旗下醫院合作,結合音樂與醫療專家,透過唱歌劇與呼吸等訓練課程,幫助患者治療呼吸困難與焦慮等症狀。
歌劇演唱源於正確的呼吸法,12名參與者被訓練6週後,發現確實可改善呼吸困難與焦慮症狀,對身心狀況都有正面影響。
唱歌療法能改善打呼
日本南越谷健身會診所就設立了卡拉OK室,幫助肺阻塞患者練習唱歌來緩解症狀。
英國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的研究人員曾採訪合唱團成員的配偶,以及不唱歌的人的配偶,調查結果是合唱團成員打鼾的人數明顯減少。另有研究發現,唱歌和吹奏樂器,可能對改善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幫助。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徐上富指出,唱歌類似做了某種程度的肌功能療法(myofunctional therapy)。該療法可訓練上呼吸道的肌肉群,以治療打鼾。
唱歌能提升語言、社交能力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和心理科學學院院長莎拉.威爾遜(Sarah Wilson)表示,唱歌行為會刺激我們體內的一些物質,但當我們與他人一起合唱時,它的效果會進一步提升。她說:「在一群人中唱歌可以增強我們的同理心和社會聯繫感。」
合唱還可以使人們恢復精神健康,提升自我價值和自信心。這些都有助增進人們的社交活動。今年2月有項研究還發現:常參與合唱活動的人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合唱團歌手語言靈活性領域表現較優;最近才參與合唱活動的人,整體健康狀況的改善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