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科技要聞

常見食用海鮮 研究:含塑膠微粒

常吃的海鮮中含有塑膠微粒,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此為海鮮示意圖。(Shutterstock)
常吃的海鮮中含有塑膠微粒,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此為海鮮示意圖。(Shutterstock)

文/記者陳俊村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除了海鮮含塑膠微粒,包括空氣、水、其他飲食都有塑膠微粒存在,專家建議,消費者與科學家都應該知道塑膠微粒在環境中曝露的程度。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常吃的多種海鮮中含有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又稱微塑膠,威脅人體健康。這使得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汙染又增加了新證據。

在這項研究中,該校研究人員檢視從奧勒岡州海岸或市場中取得的182個海鮮樣本,都是該地常見的漁獲。結果發現,只有一條鱈魚、一條鯡魚的組織切片樣本中沒有可疑的塑膠微粒。

其餘樣本,包括石斑魚、鱈魚、國王鮭、太平洋鯡魚、太平洋七鰓鰻和粉紅蝦等都含「人工微粒」,包括被認為是染色棉纖維、紙張和紙板纖維素以及微小塑膠碎片。

這項研究結果提供了證據,證明奧勒岡州海洋和淡水物種的可食用組織中,廣泛存在塑膠微粒。

浮游動物區 微塑膠濃度高

主導這項研究的波特蘭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管理系教授格拉內克(Elise Granek)說,「我們取樣的較小生物體,例如:吃浮游動物等較小食物的蝦子和鯡魚之類的小魚,似乎攝取了比較多人為的、無營養的微粒。」

她說,其他研究發現,浮游動物聚集的區域存在高濃度塑膠微粒。這些微粒可能與浮游動物很像,因此會被以浮游動物為食的動物攝入。

協助分析和驗證樣本的奧勒岡州立大學農業科學院副教授、生態毒理學家布蘭德(Susanne Brander)表示,「非常令人擔憂的是,微纖維似乎從腸道轉移到肌肉等其他組織。這對其他生物體有廣泛的影響,可能也包括人類。」

之前有研究顯示,吃比較多海鮮的人,體內有比較多的塑膠微粒,尤其是那些食用牡蠣或貽貝等雙殼綱動物的人。

至於塑膠微粒在體內停留多久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如果我們處理和使用會釋放塑膠微粒的產品,這些塑膠微粒就會進入環境,並被我們吃的東西(如魚類)吸收。
(123RF)如果我們處理和使用會釋放塑膠微粒的產品,這些塑膠微粒就會進入環境,並被我們吃的東西(如魚類)吸收。 (123RF)

常吃的海鮮中含有塑膠微粒,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此為海鮮與塑膠微粒示意圖。(123RF)常吃的海鮮中含有塑膠微粒,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此為海鮮與塑膠微粒示意圖。(123RF)

微塑膠排放環境中 又回到餐盤

布蘭德與她的同事並未主張人們不要吃海鮮,但消費者與科學家應該知道塑膠微粒在環境中曝露的程度。這些汙染物已存在於空氣、水中以及海鮮以外的許多飲食中,可謂無所不在。

格拉內克說,「如果我們處理和使用會釋放塑膠微粒的產品,這些塑膠微粒就會進入環境,並被我們吃的東西(如魚類)吸收。我們排放到環境中的東西,最終又回到了我們的餐盤。」

格拉內克的研究團隊開始尋求解決方案。她說,除了繼續努力了解塑膠微粒對動物的影響之外,他們也在進行實驗,測試減少塑膠微粒進入海洋生態系統的有效解決方案。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提到,他們一致認為,阻止塑膠微粒進入環境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停止生產塑膠產品。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毒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Toxicology)期刊。◇